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加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期待能够将智能制造赋能到各个生产环节中,替代原有的劳动力,降低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
智能制造分为三步:第一步数据化,将数据采集出来;第二步数字化,有了数字之后要去做分析,分析之后还是为人决策提供参考;第三步智能化,人已经不需要做决策了,更多的还是由算法做决策,最后人是来配合机器,来和机器协作的。
从智能制造现阶段发展来看,已经实现了从数据化到数字化的跨越。如今,制造业数据可以被搜集和导出,通过数据清洗和数据挖掘,实现数字化的分析。不过,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相比,制造业数据无法通过流量变现的方式迅速成为企业获利的资源。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这一步会更难,因为这涉及到整个生产的方式要出现很大的变化。所以智能制造会比我们原来想象中走的更慢,走的更艰难。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智能制造的发展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帮助企业对冲周期波动
首先,智能制造可以对冲周期波动。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最大不同是,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已经经历过经营周期。而经历过经营周期的企业与没有经历过的企业相比,两者是不一样的世界观。
二、转变商业模式,把产品变成服务
过往,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往往会演变成为价格的竞争,最后的结果则是竞争双方两败俱伤。未来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方向,则是将产品变为服务。许多消费者需要的并不是产品,而是需要解决方案。如果智能制造之后可以更好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企业就会更具有竞争力。
三、寻找中国制造业的破局点
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沉淀还不够悠久,在经验积累上仍然有所差距。中国作为制造业后起之秀,需要更多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随着智能制造大规模应用于制造业中以后,所有生产过程中的参数都可以捕捉到。这时候只要出现一个工匠机器人,就可以交互学习,让整个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都变成工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后来居上的“破局点”。
经过这一轮的考验之后,中国制造业企业未来的真正优势不是以前生产东西更便宜,生产速度更快,产品升级速度更快,而是抗风险能力更强。这很可能是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
Copyright © 2020 - 2023 版权所有 上海森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