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迈向智能制造,而作为智能制造主要载体的智能工厂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的一门“必修课”。如何引入智能工厂进入企业的生产实践,智能工厂的体系、布局以及建设重点都是生产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由于各个行业生产流程不同,加上各个行业智能化情况不同,智能工厂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建设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从生产过程数字化到智能工厂
在石化、钢铁、建材、医药、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在于产品品质可控,侧重从生产数字化建设起步,基于品控需求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
第二种模式是从智能制造生产单元到智能工厂
在机械、汽车、航空、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
第三种模式是从个性化定制到互联工厂
在家电、服装、家居等距离用户最近的消费品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点在于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生产,侧重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大规模个性定制模式创新。
智能生产的侧重点在于将人机互动、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并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控、数据采集,便于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
政府对国内传感器产业提出了加快力度加快发展的指导方针,未来的传感器发展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改善。智能工厂的建设离不开工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工业软件包括基础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系统、中间件、嵌入式属于基础技术范围,并不与特定工业管理流程和工艺流程紧密相关,以下提到的工业软件主要指应用软件,包括运营管理类、生产管理类和研发设计类软件等。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快两化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工业软件以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仍将继续增加,中国继续保持着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增长主力军的地位。智能工厂将信息化管理软件与智能制造硬件有机结合,将一张张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布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以智能工厂的引进是企业转型升级走向智能化、智慧化的必然一步,企业管理者务必在这场制造激战中抢占先机,走在市场的前端。
Copyright © 2020 - 2023 版权所有 上海森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